近日,吉药控股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成为2025年第四家触发退市机制的A股药企。从“化工+医药”双主业光环到六年累亏超40亿,吉药控股的坠落轨迹,映射出医药行业在政策、治理与市场三重压力下的生存危机。
吉药控股:从跨界神话到退市样本
吉药控股的退市之路堪称“教科书式”风险暴露案例。2014年,公司通过收购金宝药业切入医药赛道,但“化工+医药”的协同效应始终未能兑现。公司营收从2018年峰值9.4亿元骤降至2024年不足3.6亿元,六年累计亏损超40亿元。
2022年,原董事长孙军因涉嫌职务侵占被捕,涉案金额达3.3亿元。管理层动荡直接导致融资渠道断裂,2024年负债率飙升至161.77%,短期债务与可用资金缺口高达21亿元对480万元。伴随业绩连年暴雷,公司市值从2015年巅峰期的80亿元缩水至退市前不足5亿元,投资者用脚投票最终触发“1元退市”红线。
2025退市新规显威,医药板块成重灾区
吉药控股并非孤例。2025年退市新规实施后,医药行业已现四例退市/拟退市案例,包括大理药业、龙津药业、普利制药、吉药控股。医药企业退市潮背后,直指三大结构性矛盾。首先是政策冲击未出清,带量采购常态化下,过度依赖单一品种的企业(如龙津药业核心产品占营收90%)首当其冲。
其次是研发造血能力缺失,例如吉药控股等企业跨界后未构建管线竞争力,反而沉迷资本运作。最后则是公司治理埋雷,从普利制药财务造假到吉药控股管理层涉案,暴露部分药企内控形同虚设。
随着注册制深化与退市新规发力,A股“应退尽退”机制正在重塑医药板块生态。对行业来说,这场刮骨疗毒式的出清,或许正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痛。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
花花编辑
近日,网友小丁在社交媒体举报,两个多月前,她通过“去哪儿”平台预订“五一”期间贵阳一家便捷酒店,前几天却被告知无法入住;目前该酒店已涨到500多元一晚,是原来价格的4倍。 记者从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了解...
五一,打工人的节日;搞钱,打工人的标签。对普通人来说,到底哪些新职业还有“掘金”的空间?《财经天下》特别策划了“黄金打工人”专题,将目光聚焦在五大新职业群体身上。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呈现一些新的就业趋势...
一场关于预制菜的网络争议,让知名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罗永浩的“新靶子”。 9月14日晚,罗永浩在直播间公开炮轰华与华,称其“怂恿对抗”“纯扯淡”,更直言“雇佣华与华的公司脑子有问题”...
6月23日金融一线消息,全国节能宣传周北京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今日在西城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举行。活动现场,西城区绿电金融综合服务站正式揭牌,这是北京市首家绿电金融综合服务站,旨在推进用电企业提升绿色电力...
剑指万亿级助贷市场的监管新规离正式实施还有4个月,但影响已开始显现。 上述监管新规即是金融监管总局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新规》),该《新规》...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正式公布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三阶段建设院校及建设专业名单,此次评选经技工院校积极申报、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慎推荐等严格环节。在众多参评院校中,中国东方教育(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