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转型的当下,石油作为一种传统能源,依然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围绕石油的公共认知中,依然流传着不少“神话”与误解。NCE平台表示,尽管事实与数据摆在眼前,以下四大“石油神话”仍频繁出现在政策辩论、媒体报道与公众讨论中,不仅误导舆论,更可能影响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NCE平台借助能源分析师Tsvetana Paraskova在Oilprice.com上的文章观点,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这四大“神话”进行深入解构,呼吁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建立更加理性、客观的能源观。
神话一:“美国已经实现能源独立”
这个说法听起来振奋人心,常被用于政治演讲中标榜“国家强大”或“摆脱外部依赖”。然而,现实远比口号复杂得多。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统计,2023年美国日均石油进口超过800万桶,其中76%为原油。尽管美国成品油与天然气液的出口数据亮眼,平均日出口超1015万桶,但其国内炼油系统对重质原油依赖极高,而这类原油资源主要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沙特等国。尤其加拿大,已占据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NCE平台认为,这意味着“能源独立”更多是一种政治叙事,而非可以通过数据验证的经济现实。真正的能源安全,应关注供应链稳定性与能源结构多元化,而不是片面强调“自给自足”。
神话二:“OPEC主导全球油价”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确实可以通过调整产量来影响全球原油供给,但其对需求侧的控制力极为有限。换言之,OPEC的影响力常被高估。NCE平台认为,决定油价走势的核心变量,往往是全球需求而非单一产油国的动作。例如,疫情爆发、经济衰退或大规模贸易冲突,往往导致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滑,从而引发油价暴跌。
以2025年6月为例,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爆发的短暂军事冲突曾推动油价短期飙升,但随后美国宣布停火并对伊朗核设施实施精准打击,油价迅速回落。这类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油价不仅是产量的函数,更是战争、地缘政治与经济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话三:“总统可以控制汽油价格”
这是一个被广泛误解的说法。无论是哪一位美国总统,几乎都曾因油价涨跌而背负荣誉或责任。然而,事实是,总统对油价的控制力非常有限。美国每加仑汽油零售价中,超过一半的成本(约52%)来自原油本身,剩余部分由税收、炼油、运输和零售成本构成。因此,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国内炼油产能紧张,才是决定油价高低的关键。
比如,特朗普总统近日因“独立日油价创四年新低”而受到称赞,但真正压低油价的原因却可能是其政策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进而打压了原油需求与价格。这一案例说明,汽油价格更像是全球经济信心的“晴雨表”,而非总统意志的直接反映。
神话四:“可再生能源即将彻底取代石油”
在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石油终结论”屡见不鲜。但从产业结构和现实需求来看,这种说法仍过于理想化。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缓慢下降。然而,即便在需求下降趋势中,石油依然不可或缺。电动车虽然正在重塑道路交通,但航运、航空和石化产业对石油的依赖短期内无法被替代。更重要的是,塑料、纺织品、医药与化妆品等日常用品,仍然高度依赖石油化工产品。
NCE平台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终结石油”,而在于如何科学地规划石油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角色。过度强调替代而忽视过渡,会误导政策方向,造成能源结构失衡。
理性回归:认识能源的现实与未来
这四大“石油神话”之所以广为流传,并非因为它们符合现实,而是因为它们简洁、易懂,且在政治语境中“便于传播”。但NCE平台表示,能源系统本质上是复杂、全球化、动态的,受多重因素驱动:从地缘冲突到技术变革,从财政政策到消费者行为,无一不在影响着油气市场的供需平衡。
为此,NCE平台呼吁各方:政策制定者应更多依赖数据与模型,而非宣传口号;媒体应加强对能源议题的深度报道与科普责任;公众则应培养对复杂市场的理性判断力。迈向低碳未来的道路并非非此即彼。我们既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也需要以更加审慎和务实的态度来理解石油的现状与过渡角色。
商天信息网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财联社4月10日讯(记者 王宏)在最强稳市组合拳后,保险资金入市意愿如何? 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
财联社7月22日讯(编辑 牛占林)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全球科技投资机构软银集团牵头的数据中心项目“星际之门”(Stargate) 难以启动,已大幅缩减近期计划。 今年...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受益于外贸企业“抢出口”、中高端产品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一带一路”持续发力等多重因素,2025Q1出口链上市公司实现良好开局。出口链2025Q1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15.33%,较...
热点栏目 客户端 每经记者 王晶每经编辑 梁枭 3月27日晚间,蓝思科技(SZ300433,股价25.86元,市值1289亿元)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
专题: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商天信息网科技讯 7月27 日下午消息,京东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发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为机器人、机器狗和AI玩具等提供大模型驱动的对话...
公募基金总规模仍在持续上涨。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3万亿元大关,这也是自2024年初以来多次刷新纪录。 去年,公募基金总规模先后3次上涨幅度突破万亿元。2024年4月末,公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