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办法》称,吸收近年来信息披露监管的实践经验:
一是强化风险揭示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充分披露可能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上市时未盈利且上市后也仍未盈利的,应当充分披露尚未盈1利的成因,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二是明确行业经营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应当结合所属行业的特点,充分披露与自身业务相关的行业信息和公司的经营性信息,便于投资者合理决策;
三是明确非交易时段发布信息的要求。上市公司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确有需要的,可以在非交易时段对外发布重大信息,但应当在下一交易时段开始前披露相关公告;
四是确立暂缓、豁免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义务人暂缓、豁免披露信息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
五是规定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办法》要求,强化对部分重点事项的监管:
一是增加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外包”行为的监管要求。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保密风险,明确除按规定可以编制、审阅信息披露文件的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外,上市公司不得委托其他公司或者机构代为编制或者审阅信息披露文件。上市公司不得向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以外的公司或者机构咨询信息披露文件的编制、公告等事项;
二是优化重大事项披露时点。将披露时点由“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知悉该重大事件发生时”修改完善为“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知悉或者应当知悉该重大事件发生时”;
三是完善履行披露义务的公开承诺主体范围。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外,新增收购人、资产交易对方、破产重整投资人等相关方为公开承诺主体。
《办法》提出,落实新《公司法》,调整有关上市公司监事会、监事信息披露相关规定:
一是删除有关上市公司监事的规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信息披露义务人除了上市公司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还包括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等,其中有的主体不是上市公司,现有法律、行政法规并未强制要求其取消监事会,因此,在个别条文中仍保留有关监事的规定;
二是明确审计委员会对定期报告编制的监督方式。审计委员会既在董事会决议前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事前把关,同时,审计委员会成员作为董事也在董事会审议定期报告时进行事中监督;
三是将原有关监事会的义务与责任,适应性调整为审计委员会的义务与责任。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花花编辑
4月3日,根据苹果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于当地时间周三减持108,136股苹果股票,套现约241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6亿元。这是...
据德意志银行分析,固特异轮胎橡胶(GT.US)有望成为特朗普汽车进口关税政策的受益者。该行指出,固特异在美国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本土制造商,且轮胎产品暂未列入提高关税清单,因此将其评级从“持有”上调至“...
一周热点事件复盘:美国关税“第一拳”力度超预期,市场目光转向内需。本周(2025 年3 月31 日-2025 年4 月3 日)周三凌晨美国宣布了新一轮关税政策,在此之前的前半周(03/31-04/02...
专题:市场交易热情出现降温 机构称潜在向上空间依然较大 随着2024年基金年报披露完毕,2024年券商分仓佣金收入榜单出炉。 数据显示,2024年,券商合计实现分仓佣金109.86亿元,同比下降34....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半导体行业人士通过媒体透露,如果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征收新关税,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每年将损失超过10亿美元。 相关预测来自美国业内人士和国会议员...
热点栏目 客户端 孚日股份(002083.SZ)的年度成绩单并没有看起来那么亮眼。 这家公司去年营收53.46亿元,同比微增0.11%;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大增21.39%。需要注意的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