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指出,目前AI对整体就业冲击仍有限,因为企业整体采用率仍偏低,仅9.3%企业已将生成式AI投入生产,目前的AI采纳速度下,未来几年大约有6%-7%的岗位可能被AI取代。而且技术革新将创造新岗位抵消就业流失。不过,在营销、客服、设计、软件开发等对AI最敏感的行业的就业增长已经转负。
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AI的爆发,让“AI抢饭碗”的担忧再次席卷而来。
7月25日,据追风交易台,高盛发布研报指出,虽然目前AI对整体就业市场的冲击还比较有限,但在一些对AI最敏感的行业中,已经出现了裁员和招聘收缩的迹象,比如市场营销、客服中心、平面设计、搜索引擎和软件开发,这些等领域的就业增长已经转负。
另外,科技行业在整体就业中的占比也跌破了长期趋势水平,而年轻技术人才的失业率也比年初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这印证了AI影响应届技术毕业生就业的大量现实案例。
不过高盛还表示,AI的冲击已经在部分行业中率先显现,但AI会在未来十年内不会引发大规模失业。主要原因在于AI相关的技术创新将创造大量新岗位,抵消部分自动化所带来的就业流失。
哪些人最危险?AI眼中的高危职业榜
高盛称,生成式AI目前对整体宏观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仍较小,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整体采用率仍偏低。
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公司尚未将AI纳入日常工作流程,仅有9.3%的公司报告称在过去两周内将生成式AI实际应用于生产流程中。
高盛模型测算显示,在目前的AI采纳速度下,未来几年大约有6%-7%的岗位可能被AI取代,在不同假设条件下,被替代比例可能在3%至14%之间波动。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些人永远找不到工作。
高盛的估算是,每提升1个百分点的生产率,短期失业率会上升0.3个百分点,但两年后这种影响会消失。AI会让一些人失业,但绝大多数人最终会转岗就业,像以往的科技变革一样。
另外,高盛参考了企业高管评论与学术研究,整理出以下五项关键风险因子评估哪些职业更容易被AI取代。
第一,AI工具不可能完全无误,因此对于那些一旦出错可能带来重大财务或声誉损失的岗位,企业更倾向于保留人工,避免风险。
第二,对于高度重复、结构化的任务,AI的自动化能力最为显著,这类岗位因此更易被取代。
第三,任务之间关联越紧密,越有可能被AI整体性地自动化执行。
第四,若某职业中被AI暴露的任务价值较低,员工在这些任务上不具备比较优势,则这些任务虽然易被替代,但整体岗位反而较难被完全取代。
第五,企业普遍认为后台岗位的自动化潜力更大。
结果显示,最容易被取代的工作具有以下特征。工作内容高度重复(如数据录入、抄表、校对),属于后勤支持类岗位(如行政助理、客服),工作出错成本低(比如文案、电话销售),工资水平主要来自AI可覆盖的任务。
相比之下,那些涉及高沟通、身体与认知结合能力的岗位,如医生、幼儿园教师、上门推销员等仍然较为安全。
AI不是终结者,而是一次结构性洗牌
高盛指出,“技术将大规模取代人类劳动力”这种观点由来已久,但从历史经验看,其准确率一直很低。尽管历史上不断有人预测技术进步将带来持续性、结构性失业,但现实中,就业总量却持续增长。
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一方面毁灭旧岗位,但同时也创造出大量新岗位。这些新岗位要么直接来源于技术革新催生的新行业,要么来源于技术提升产出后所带动的整体需求扩张。
高盛强调,AI不会让人类“失业灭绝”,它只是让劳动力市场进入一轮结构性重塑。回顾历史,美国今天60%的工作在1940年还不存在。这意味着,技术虽然会毁掉旧工作,但也会创造新工作。
不过,高盛也提醒,如果经济在AI普及过渡期陷入衰退,总需求下降,企业可能加快用AI取代人工以压缩成本。这会导致失业率短期内大幅飙升,再就业周期拉长,因大量同质劳动者同时寻找新工作,竞争加剧。
但反过来说,如果AI能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可能缓解这种冲击,带动更快的再就业节奏,从而抵消摩擦性失业上升的冲击。
近期,证监会公布了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6月20日—2025年6月26日)、(2025年6月27日—2025年7月3日)、(2025年7月4日—2025年7月10日),对康哲药业、世...
受损股民可至商天信息网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关注@商天信息网证券、微信关注商天信息网券商基金、百度搜索商天信息网股民维权、访问商天信息网财经客户端、商天信息网财经首页都能找到我们! 一、监管下发...
专家称,此次加征关税措施应当不影响符USMCA规则产品,因此实际影响范围相对有限。 当地时间7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发送给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信函中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从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30%关...
“美联储又一次不降息,美铜直接暴跌,我满仓多单怎么办?” 凌晨,类似的哀嚎在微博刷屏,却在一个地方被迅速安抚——商天信息网财经APP期货社区。这里不是简单的评论区,而是中国期货人最大的“情绪避风港+情...
近日,科安达控股股东郭丰明股份减持计划期限届满,累计减持公司股份512.26万股,减持总金额达5739.28万元。自2023年3月以来,郭丰明多次推出减持计划,已累计减持套现逾2亿元。 减持路径与市场...
托马斯·L·弗里德曼是美国《纽约时报》外交事务观点专栏作家,也是三次普利策奖的获得者,著有《世界是平的》等畅销经典著作。北京时间4月4日,他以《特朗普的孤注一掷》为题刊发文章。 “特朗普‘充满怨怼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