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

花花2025-05-20债务科普211

近日,中企云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企云链”)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版本,中信建投国际、农银国际、工银国际、迈时资本为联席保荐人。此前该公司曾在2023年10月18日向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

_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_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

混资背景,行业龙头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平台,由南车投资、北车投资、中国铁建投资等7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初始注册资本1.4亿元。

创始人刘江(时任中国中车副总会计师)基于解决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痛点的初衷,主导设计了核心产品“云信”——一种可拆分、流转的电子应收账款债权凭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债权线上确权与流转,打破传统人工确权的效率瓶颈。

成立初期,中企云链吸引多元化资本,2017年起引入中船投资、工银瑞投等16家战略投资者,累计融资超20亿元,形成“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生态格局。

截至2024年底,中企云链平台用户数达556588家,覆盖98%的地级行政区,其中核心企业6601家(含半数以上央企)、链属企业546413家。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中企云链按融资总额计在中国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2.9%;在独立数字应收账款确权平台中,确权金额及融资额份额分别达29.5%和32.6%,位居行业首位。

股权结构方面,自2019年起,中企云链的股权结构经历深度重构,其"国资系"股东阵营逐渐选择退出。2019年,首钢集团、中国重机、中海投资、中铝资本相继完成股权退出;2020年航天国华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其2.8%股权;至2022年,原第一大股东中国中车将所持全部股份转让予天津经开区国资。

根据最新招股书披露,目前,创始人刘江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云顶资产持股23.1%,天津经开区国有投资持股20.7%,中车资本持股10.3%,金蝶软件、招商局创投、中信建投投资等国资背景机构亦位列股东名单,股权结构呈现“国资+民资+管理层”多元特征。

针对国企系资本退潮,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指出双重动因:从业务层面看,中企云链核心产品"云信"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存在技术壁垒薄弱问题,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等大型央企已自主搭建同类金融科技平台;从投资回报维度分析,该公司技术研发投入产出比未达预期,难以满足股东对数字化平台战略价值的收益要求。

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__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

在业务布局上,中企云链构建了以确权及保理业务为核心、场景数字业务为增长极、生态服务为延伸的三大战略板块。作为核心板块,确权及保理业务依托自主研发的“云信”数字凭证系统,实现应收账款的确权与流转,并提供保理、供应链票据等金融服务,通过云链平台有效连接融资需求方与金融机构;场景数字业务聚焦企业运营全场景的数据价值挖掘,通过云租、云砼、云数等专业平台,为客户提供融资增信及信用评估服务;此外,集团还提供资产证券化服务,助力实体企业优化资产负债表,持续完善“产业+科技+金融”的生态闭环。

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__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

在行业布局上,建筑、制造、批发及零售贸易为其前三大业务板块。建筑业务是企业收入的核心支撑,其收入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3亿元、4.7亿元、5.1亿元,占比依次为63.8%、62.3%、58.1%,始终占据各业务板块收入占比首位,前五大客户也均为建筑业国企。制造业贡献的收入从2022年的7170万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2亿元,占比保持在13.6%左右,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来自批发及零售贸易行业的收入从2022年的2790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5930万元,占比从5.4%上升至6.8%,亦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整体来看,前三大业务板块中建筑业务主导地位显著。

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__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

期间费用拉低净利率

从收入结构来看,确权及保理业务是中企云链的核心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期间收入占比均超90%。

其中,云信服务收入占比从79.1%提升至88.5%,成为核心增长动力;保理服务收入占比则从11.6%收缩至2.1%,业务结构显著向高附加值的数字凭证服务倾斜。同期,场景数字业务收入占比从4.6%增长至7%。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近三年毛利率从87.7%提升至95.9%。

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__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

2024年中企云链毛利达9.5亿元,较2023年的8.2亿元增加1.3亿元,涨幅15.7%,主要得益于服务组合优化及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确权及保理业务因云信服务收入增长带动规模效应,且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速,叠加高成本保理业务规模缩减,毛利由2023年的7.8亿元增至2024年的8.8亿元,增幅13.7%,毛利率提升至97.5%;场景数字业务得益于平台交易规模扩大,云租、云数等服务直接成本较低,毛利从4148万元增至5601万元,增幅35.1%,毛利率提升至80.7%;其他生态业务毛利同比增幅达182.4%,从456万元增至1287万元,毛利率提升至72.2%。

不过在高毛利率的另一面是公司尚显脆弱的盈利表现,中企云链直至2022年才实现首次年度盈利,2020年至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4420.5万元、-2829.0万元、4568.5万元,在刚摆脱连续两年亏损困境仅一年后便启动了相关股权转让程序。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企云链营业收入从6.5亿元攀升至9.9亿元,主营业务成本却从8.1亿元大幅降至4.1亿元,形成收入增长与成本下降的反向变动,促使毛利润在三年间近乎翻番,从5.7亿元增至9.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也从2022年的19%抬升至2024年的32%。通常情况下营收增长往往伴随成本同步变动,而中企云链成本逆势下降与收入增长趋势背离,叠加毛利率持续飙升至超95%的高位,存在其可能在IPO进程中通过财务手段优化估值的动机,尽管业务模式成熟及数字化转型可解释部分降本增效表现,但如此剧烈的成本波动仍需后续财报进一步验证持续性。

此外,尽管中企云链毛利率突破95%,甚至超越贵州茅台(600519)同期水平,但其净利率始终维持在17%左右,核心原因在于研发、销售及营销、行政等期间费用高企。2022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达3亿元、3.8亿元、4.2亿元,持续占据费用支出大头。受此影响,同期净利润仅为4568.5万元、1.5亿元、1.6亿元,盈利表现与高毛利水平形成显著反差。 从销售及营销开支结构看,主要由员工成本与市场推广费构成。2022-2024年,市场推广费随业务扩张稳步增长,从1.2亿元增至1.6亿元再到2.1亿元,年均增幅达32%,主要用于潜在客户拜访、行业峰会组织等业务拓展活动;员工成本则在2024年出现回落,从2023年的1.8亿元降至1.7亿元,公司解释称系当年实施更严格的报销管理制度,差旅及业务招待等费用缩减所致。这种“市场投入增加、内部成本管控”的策略调整,反映出公司在扩大市场份额与控制运营成本之间的平衡尝试,但高企的期间费用仍对净利润形成持续压制。

值得注意的是,中企云链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存在较大缺口,其现金流入端主要依托服务费收入及应收账款结算与再保理业务,而流出端则集中于保理业务相关的应收账款收购。

作为保理业务的重要工具,云信票据(期限通常为6-12个月,可跨财年)的运作直接影响现金流波动——2022年度企业通过现金清偿36亿元相关债务,直接导致当年经营活动产生13亿元净流出。这种资金压力持续影响企业流动性,截至2024年末,中企云链的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已缩减至1.2亿元。

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__中企云链再冲港股IPO:毛利率超茅台,费用吞噬净利润

花花编辑

相关文章

传英伟达“挑战者”Groq接近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或翻倍至60亿美元

传英伟达“挑战者”Groq接近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或翻倍至60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AI芯片初创公司Groq正洽谈新一轮6亿美元融资,估值接近60亿美元。不过目前交易尚未最终敲定,条款仍有可能调整。2024年8月,Groq曾以28亿美元估值融资6.4亿美元;若此次融资...

AUS GLOBAL澳洲环球:塔吉克基础建设高度依赖外援

AUS GLOBAL澳洲环球:塔吉克基础建设高度依赖外援

10月2日,AUS GLOBAL澳洲环球观察到,塔吉克斯坦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的82个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几乎完全依赖国际捐助者支持,涵盖能源、交通、教育、农业等多个关键领域。亚洲快讯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由世...

海通国际:首次覆盖金沙中国予“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25.6港元

海通国际:首次覆盖金沙中国予“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25.6港元

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首次覆盖金沙中国(01928),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5.6港元。作为澳门博彩龙头,在行业复苏的背景下,金沙中国进入盈利能力提升-现金流质量改善-分红稳定的正向循环,当前估...

三大指数齐回升 经济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三大指数齐回升 经济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50.3%和50.5%,分别比7月上...

财经早报:上百家外资涌入调研!国际资本“盯”上了这些A股公司

财经早报:上百家外资涌入调研!国际资本“盯”上了这些A股公司

专题:中国资产全线爆发 外资机构维持超配建议 【头条要闻】 突破100万亿!A股总市值刷新历史纪录,外资机构维持超配建议,下半年的“投资剧本”来了 本周以来,A股市场连续3个交易日放量反弹,上证指数...

4月金融数据出炉 体现“适度宽松”

4月金融数据出炉 体现“适度宽松”

中国人民银行5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增速均较上月明显加快;4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