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金融视角·聚焦2025年两会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具体数额已明确。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2024年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研究,国家计划对6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此前,有市场消息称,国有六大行新一轮“补血”计划预计将很快落地。首批被注资银行包括两家大行,预计最早在6月底完成,每家银行的注资细节仍在敲定中。
整体来看,国有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均高于监管最低要求。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95%、11.42%、12.23%、14.10%、10.29%、9.42%,除了交行较上季度末微降,其他银行均有所增长。
根据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GSIB)要求,国有四大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0%、8.5%、8.0%。可见的是,工行、建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要求较为充裕,交行、邮储银行距离监管要求不足2个百分点。
2024年10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也表示,过去几年,一些地方中小银行资本金已经进行了补充。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这不仅能够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而且可以发挥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为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1998年,财政部向四大行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不过,当时是为缓解国有四大行资本充足率较低等问题,而此次则是未雨绸缪,旨在增强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提升未来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般而言,国有大行在支持大基建、科创等方面是银行业信贷投放的主力军,信贷规模增长较快,这也使得需要消耗大量资本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在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银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内生资本补充速度减缓,因而需要更高的资本缓冲。
最近一批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成为A股市场“最靓的仔”。据统计,此轮行情启动以来,除了期间上市的新股之外,A股涨幅榜排名前3的公司均来自北交所。 &e...
证监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 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而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再次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随着黄金价格屡创新高,"黄金爆涨"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新闻头条。究竟是什么推动了这一轮黄金价格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