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ST花王(603007.SH)实际控制人徐良在丹阳市企业座谈会上高调宣称,公司将“重点布局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计划通过注入资产、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推动传感器技术产业化。这一表态迅速被媒体报道,引发市场对ST花王转型高科技企业的想象。彼时,半导体和新能源正是资本市场追捧的热门概念,叠加徐良描述的“协同效应”蓝图,ST花王股价在3月26日早盘一字涨停,市值一度冲高至50.42亿元。
然而,这一“利好”背后却是漏洞百出。ST花王的主营业务为园林工程,近年来深陷亏损泥潭:2021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2024年三季度末货币资金仅剩1313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5%。为扭转颓势,公司曾于3月14日披露拟以6.66亿元现金收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尼威动力55.5%股权,但该预案因标的估值溢价率870%、资金缺口巨大等问题遭上交所问询。市场对这笔交易的质疑尚未平息,徐良又抛出“半导体资产注入”的言论,被指有意借热点掩盖基本面困境。
紧急澄清与股价闪崩:投资者“用脚投票”
监管部门的快速介入揭穿了这场资本游戏的真相。3月26日午间,在交易所督促下,ST花王发布澄清公告,明确三点核心事实:
尼威动力为独立第三方资产,与徐良旗下半导体业务无合作,所谓“协同效应”纯属虚构;
徐良旗下半导体企业富芯微纳的产线尚未投产,无实际收入;
公司既无半导体资产注入计划,也未投入任何资金或人员。
公告一出,市场信心瞬间崩塌。ST花王股价午后闪崩,从涨停价5.75元直线跳水,收盘下跌1.37%,成交额达2.18亿元,创年内新高。早盘追涨的投资者悉数被套,部分资金甚至通过“拉萨天团”等游资席位割肉离场。这场闹剧暴露了ST花王更深层的矛盾:收购尼威动力的6.66亿元资金需依赖尚未到位的破产重整资金,而标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仅6995万元,市盈率却达17倍,业绩可持续性存疑。
监管亮剑与市场反思:信息披露红线不容触碰
3月26日晚,上交所火速对徐良采取监管警示措施,认定其行为违反《股票上市规则》多项条款,在热点概念敏感期发布不实信息误导投资者。这并非ST花王首次违规——2024年因财务造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次事件再次凸显公司治理缺陷。
该案例为资本市场敲响警钟:
热点炒作风险:半导体、新能源等赛道虽受政策支持,但部分企业利用概念包装进行市值管理的乱象需警惕。徐良的言论刻意模糊资产独立性,企图以“协同”叙事掩盖交易实质;
实控人责任边界:实控人作为信息披露源头之一,其公开表态必须与公司公告一致。徐良在未履行内部程序的情况下释放“战略规划”,本质是滥用话语权操纵预期;
投资者保护机制:从股价异动到监管介入仅半日,体现交易所“刨根问底式”监管的效能,但中小投资者仍面临信息不对称困境。数据显示,ST花王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900万元,散户成接盘主力。
结语
ST花王的戏剧性走势,折射出注册制下A股市场的新课题:当传统产业公司试图通过跨界并购转型时,如何避免“讲故事”替代真实业绩?监管层的快速反应虽遏制了短期乱象,但长期仍需强化对跨界收购的实质性审查,并通过提高违法成本震慑“蹭热点”行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此次事件再次印证了“股价终将回归基本面”的铁律——截至3月27日收盘,ST花王市值已跌至47.88亿元,年内跌幅超45%,留下一地鸡毛
花花编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马慜)4月18日,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韩国强在2025天使投资大会上表示,站在世界格局重塑的历史坐标上,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是金融机构之责、时代发展之需,更是关乎民...
财联社4月25日讯(编辑 潇湘)周四(4月24日),本周最后一场附息美国国债标售落下了帷幕,或许是由于人们已厌倦应对层出不穷的特朗普关税拉锯战,这场7年期的美债标售也再度以相对冷淡的需求收场。 美国财...
摘要:目前,全疆大部棉花已播种,东疆及南疆部分棉区已出苗。全疆绝大部春麦已播种、部分出苗、个别进入三叶期;全疆大部春玉米已播种,个别出苗。预计本周大部时段气象条件有利于春耕春播,21至22日的降雨天气...
专题:市场交易热情出现降温 机构称潜在向上空间依然较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昌校宇 作为私募基金行业的“顶流”,百亿元级私募机构的持仓情况...
本报记者韩昱 近段时间以来,境外机构持续积极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在我国持有债券总量为4.5万亿...
专题: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 部分国家与地区将面临更高税率 美国政府2日宣布新的关税政策后,美国股市剧烈震荡。纽约股市三大股指继3日大幅下跌后,4日再次暴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进入熊市。 纽约股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