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正形成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近3亿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幸福晚年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也对养老金融提出更高的需求。
近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是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意见》中指出,大力发展养老金融,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信贷融资需求。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对养老服务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拓展养老服务信托业务,推广包含长期护理责任、健康管理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与此同时,《意见》首次明确将养老机构划分为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推动形成兜底有保障、刚需有服务、普惠有供给、市场有选择的服务格局。
其中不难发现,与发展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相关的主要有两块,其一是地方专项债用于建设,其二是发行REITs基金用于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专项债用于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首次出现在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的《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52号)里,52号文中对专项债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行了扩大,并首次纳入社会事业领域的项目如养老托育、卫生健康等。
不过财联社注意到,目前基本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尽管可通过地方专项债筹集资金来解决投资问题,但市场普遍担心这类项目缺乏稳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难以自负盈亏。
部分业内人士对财联社透露,在盘活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方面,多需要地方财政担保增信,进而新增隐债风险,而这是地方专项债明确禁止的。“事实上,近年来很多地方通过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一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少因为经济可行性问题不得不采取明股实债模式”,有知情人士表示。
此外,不少参与实地调研的人士表示,在养老服务设施被闲置利用方面仍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对于养老项目发行REITs产品的现金流也构成挑战。如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中的文体娱乐类设施,多以棋牌室和阅览室为主,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机交互的简易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将短视频作为新型娱乐方式,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也需迭代更新,进而解决设施供给不能激发老年人支付意愿的局面。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盘活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合作,这份《意见》也明确了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市场要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社会要发挥参与作用的职责定位。
目前政府层面加快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已达11%。
港股探底回升,1月14日,昨日创阶段新低的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截至发稿,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涨约1%,恒科指领涨1.67%。科网龙头多数大涨,美团领涨4%,快手涨近3%,...
同一患者两次住院,性别却忽男忽女;心脏彩超报告上却出现腹部肠管图像……国家医保局近日发文,公布黑龙江、广西多起涉嫌欺诈骗保案例。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国家...
据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消息,2024年12月6日下午,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得新公司)以及原董事长钟玉、原董事徐曙、原财务总监王瑜、原资金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