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基金三年考:分散投资是关键

花花2025-06-06债务科普101

本报记者王鹤静

近期,因规模无法上量而没有扛过三年“大考”,多只成立于2022年新能源行情高点期间的新能源主题发起式基金进入清盘程序。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近半数的新能源主题基金规模均不足2亿元。部分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些赛道行情高点时发行的相关主题产品往往面临较大的回调风险。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基金经理对行业趋势和企业价值的判断出现偏差,导致基金持仓不合理,无法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基金业绩长期不佳使得投资者信心下降,出现大量赎回,最终导致基金走向清盘。

新能源基金三年考:分散投资是关键

上一轮新能源行情过后,公募行业对于诸多暴露出来的弊端进行了反思。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基金公司发行产品应避免“追热点”,建立逆周期发行机制,在行业过热时保持理性;另一方面,需摒弃“规模至上”,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将长期业绩纳入基金经理考核。与此同时,投资者也需要理性看待主题投资。

多只发起式基金面临清盘

5月以来,多只新能源主题基金陆续发布清盘预警并进入清盘程序。回顾来看,这些基金均是2022年新能源行情高点期间成立的发起式主题产品。成立满三年,这些基金资产净值仍低于2亿元的最低规模要求,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终止情形,因此自动进入清盘程序。

2024年以来,陆续已有6只新能源主题发起式基金(产品名称中包含“新能源”)走向清盘。以近期清盘的产品为例,部分产品在2022年发行之初正赶上新能源板块走出一波向上行情,凭借相对集中的持仓,这些产品在新能源行情期间仍能跑出超额收益。然而后续新能源板块行情转向,这些产品的净值则以更大的斜率走低,大幅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以来光伏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储能领域价格战加剧,叠加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相关指数不断下跌,直接影响了新能源主题基金的净值。

“并且,这些基金普遍在2022年新能源行情高点期间发行,此时板块估值较高,后续回调空间较大。当板块行情转向后,基金净值很容易受到冲击,难以获得正收益。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部分基金经理对行业趋势和企业价值的判断出现偏差,导致基金持仓不合理,无法有效应对市场变化,进一步影响了基金业绩表现。”代景霞坦言,基金业绩长期不佳使得投资者对基金的信心下降,大量赎回基金份额,导致基金规模快速缩水,最终走向清盘。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市场上新能源主题的同质化产品较多,投资者若有配置需求,也会择优申购;若产品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一般,则很难引起资金的关注。

部分绩优产品存量规模可观

W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新能源行情高点期间,全市场陆续成立了20余只新能源主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多只产品首发募集规模均超20亿元,行情最盛时甚至有百亿规模的“超级单品”出现。然而在板块行情低迷等因素影响下,目前近半数产品最新规模均不足2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产品凭借相对可观的超额收益表现挽留了投资者,甚至实现规模的逆势增长。

例如,知名基金经理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近60亿元。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2月,截至今年6月4日,该基金A份额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13.91%,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40个百分点。在基金定期报告中,杨锐文多次提到对汽车电动智能化以及风光储等新能源领域的关注。

另外,李博管理的信澳新能源精选成立于2021年5月,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接近40亿元。截至今年6月4日,该基金A份额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57.58%,跑赢业绩比较基准80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2024年9月之后,该基金表现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李博在2024年基金年报中表示,智能化车企中的头部品牌将提高市占率,并且看好即时零售行业的创新、优质内容互联网平台以及新消费龙头。对应持仓来看,信澳新能源精选2024年三季度加仓了拓普集团、赛力斯、北汽蓝谷等个股,2024年四季度增持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哔哩哔哩等标的。

“即使是新能源主题基金,也能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不同细分领域进行分散投资,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特定领域,降低了单一资产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同时,适当配置一些与新能源行业相关性较低的资产,也能在市场大幅波动时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代景霞总结说,这需要基金经理能够准确把握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同时在新能源行业回调时灵活调整投资组合。

审慎考量主题产品发行

回过头来看,上一轮新能源行情过后,暴露出了公募行业的一些弊端,那些赛道行情高点时发行的新能源主题基金走向清盘仅仅是其中的缩影。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基金产品“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基本算是行业共识,而主题行业基金尤其明显。在风口时市场参与度高,大量资金涌入,赚钱效应明显,并将相关个股估值推至高位。当没有新资金入场或风口过后,相关个股则会持续回落以消化高估值,此时新发行的基金产品净值则会面临长时间、大幅度的回撤,投资者持有体验相当糟糕。

近期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到,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督促行业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并贯穿于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基金运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恪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代景霞认为,发行产品应避免“追热点”,需要兼顾投资价值与自身能力圈的匹配,建立“逆周期发行”机制,在行业过热时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同时,基金公司需摒弃“规模至上”,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建立“投研先行”的产品发行机制,确保有充足的人员配备和研究支持,并将长期业绩纳入基金经理考核。

对于投资者而言,代景霞建议要理性看待主题投资,避免“单一赛道押注”。主题基金往往聚焦在单一赛道或者单一行业,业绩波动较大,投资者应谨慎参与,特别在行情火爆的时候,更要保持警惕。同时,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而是要分散投资。

相关文章

告别低息、拥抱投资!存款“搬家”潮汐背后

告别低息、拥抱投资!存款“搬家”潮汐背后

“9·24”政策吹起的不仅是股市指数与市值攀升的“春水”,更与百姓钱包息息相关。“1%”定存利率令人食之无味,股票市场与理财成为居民财富流向奔袭的下一站。 回望过去五轮存款“搬家”历程,低利率的推力与...

这几年买美债的台湾人,亏得太惨了

这几年买美债的台湾人,亏得太惨了

在过去数年间,中国台湾地区投资者向美债ETF疯狂注资约730亿美元,而如今仅5月就面临高达12%惨痛亏损。台币近期强势升值加上美债下跌形成“完美风暴”,可能引发更大规模赎回潮,对市场造成进一步冲击。...

汇丰调查: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首选

汇丰调查:中国股市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首选

汇丰最新发布的“新兴市场投资意向调查”(下称“调查”)显示,全球机构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愈加乐观,尤其看好亚洲的经济增长和股市前景。而中国股市则成为他们投资新兴市场时的首选。 汇丰调查显示,受访...

直击华尔街|特朗普掀起“对等关税”风暴,经济学家警示通胀与衰退双重冲击

直击华尔街|特朗普掀起“对等关税”风暴,经济学家警示通胀与衰退双重冲击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蕊 纽约报道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一揽子新关税政策,并将这一天命名为“解放日”(Liberation Day),声称要通过“对等关税”来提振本土制造业。他宣布...

康希通信CFO彭雅丽薪酬同比激增211%,与全年股价重挫36.56%形成反差 | 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

康希通信CFO彭雅丽薪酬同比激增211%,与全年股价重挫36.56%形成反差 | 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

专题:专题|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美的集团钟铮年薪946万,比亚迪周亚琳896万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作为上市公司核心管理层关键成员,财...

华之杰IPO上会:前两大海外客户占比超八成 业绩持续性待考

华之杰IPO上会:前两大海外客户占比超八成 业绩持续性待考

即便是第一次科创板IPO遇阻,也难挡其转板再来,如今,华之杰又将在上交所主板上会。据公告,上交所拟在2025年3月28日对华之杰主板上市进行审核。 华之杰是一家从事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极、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