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未名医药(维权)发布公告,披露其控股60%的核心子公司天津未名因生产质量缺陷被勒令停产停售,若三个月内无法整改达标,公司将面临被实施ST的严峻风险。这场始于产品抽检不合格的风波,不仅折射出医药集采转向“质量优先”的深层变革,更暴露出创新药企在监管升级浪潮中的生存困境。
质量“黑天鹅”重创经营命脉
天津未名作为未名医药的核心资产,其生产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曾承载公司转型希望。2024年该产品以33.58元/瓶中标29省集采,预计覆盖超半数的中国市场。但伴随西藏药监局3月26日一纸“生物学活性不达标”的公告,这款拳头产品迅速遭遇上海、浙江等八省市暂停采购,最终触发监管部门全面停产令。年报显示,该产品2024年贡献营收2.2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64.27%,此次召回直接冲减当期收入2316万元。
ST风险叠加集采违约双杀
更严峻的危机正在发酵:根据《干扰素省际联盟集采文件》,中选企业若出现质量问题可能被取消资格并纳入信用黑名单。目前29省联盟集采已紧急叫停该产品供应,公司不仅面临数千万存货减值,还需承担潜在违约赔偿。雪上加霜的是,未名医药已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亏损扩大至1.55亿元,若天津未名停产超过三个月触发ST,公司融资渠道将面临冻结风险。
新政前夜的质量警示
此次事件恰逢第十一批国家集采政策转向关键期。3月27日流出的《优化药品集采方案》明确要求“高风险品种审慎纳入”,释放出从“唯低价”向“重质量”转型的强烈信号。业内人士指出,未名医药的遭遇正是政策转向期的典型案例——在2024年集采中,该产品以低于原价60%的价格中标,如今却因成本压缩导致质量控制失控,凸显“低价中标”模式与质量保证间的深层矛盾。
沉默式危机公关加剧市场疑虑
尽管监管部门直指“生物学活性”缺陷,但截至年报披露日,未名医药仍未公布具体原因。这种“沉默式危机公关”引发投资者强烈不满,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质疑声浪不断。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年报审计机构已连续两年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此次事件恐进一步加剧财务真实性疑虑。
目前天津未名生产线已全面停摆,其占公司60.09%的营收来源戛然而止。在集采政策全面转向质量优先的背景下,这家曾被誉为“干扰素创新先锋”的企业,正面临生存模式的根本性拷问。对于整个医药行业而言,未名医药的困局无疑敲响了警钟:当集采进入“优质优价”新周期,没有质量护城河的低价策略,终将成为吞噬企业价值的无底黑洞。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
花花编辑
7月31日金融一线消息,据青海省纪委监委消息:经中共青海省委批准,青海省纪委监委对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晓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张晓军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
进入4月,港口煤价持续走平。而库存方面,4月份港口库存缓慢下降,截至4月11日北4港库存降至2984万吨,已经降至连续3天降至3000万吨以下,较4月1日的3073万吨下降了89万吨,但仍较去年同期...
热点栏目 客户端 各位交易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今天盘后的《期市晨昏线》栏目。 今天我国A股股指多数收涨,上证指数运行至此前跳空缺口的顶边附近后阶段性遇阻。此外,今天我国商品市场涨跌参半,文华...
亚洲经济研究所警告称,特朗普全面关税落实将使全球GDP减少逾7000亿美元,而美国将受到最严重冲击。 周二,随着投资者纷纷转向美国国债和现金等避险资产,金价达到3148.88美元/盎司的创纪录水平。随...
高盛认为,随着美国衰退风险上升、美国例外论瓦解,美元结构性表现不佳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德银表示,欧元有望崛起替代美元,成为新的“避风港”。 美国例外论正在终结,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美元抛售潮。 高盛分析师K...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5月5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包含港澳台和海外票房)已突破158亿,排名全球影史票房第5,即将超越《泰坦尼克号》。 打破多项票房纪录! 吒儿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