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4日讯(记者 陈俊兰)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双向复苏的新格局,一方面,伴随监管环境优化和市场机制完善,中概股回归浪潮持续升温;另一方面,在流动性改善、上市制度改革等多重利好推动下,香港IPO市场呈现全面回暖态势。
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康表示,预计A股逐步实现IPO常态化的背景下,公司赴港上市仍是优选,一方面通过港股上市吸引国际资金,拓展国际化业务布局;另一方面借助港股市场的国际化平台,提升全球影响力。
21家企业港股IPO,募资额同比增长198%
回顾年内港股IPO发行情况,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港股市场今年已经迎来21家企业上市(按上市日期统计),合计募资234.7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增长40%(去年15家);实际募资总额同比增长198.33%。其中,实际募资额超过20亿港元的新股有4只,超过10亿港元的有8只。
目前,港股市场已完成招股待上市的新股还有绿茶集团和宁德时代,Wind数据显示,绿茶集团的实际募资总额为12.1亿港元,宁德时代的实际募资总额为310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是今年登陆港交所的第3只A+H新股。
此外,通过港交所聆讯程序但暂未启动公开发售的企业包括开启招股的还有派格生物、明基医院、吉宏股份以及MIRXES等四家发行人。
目前还有149家公司递表状态显示为“处理中”,从港交所处理中的上市申请数量上看,前三大行业分别为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整体上看,今年以来,在港交所递表的内地企业除了首次递表的外,还有两种类型比较集中,一是由申报A股、美股等海外市场IPO转向申请港股IPO,二是多家A股上市公司选择赴港双重上市。
对于港股IPO回暖趋势明显,浦银国际研报指出主要由三大核心因素驱动:一是中国AI技术突破使得港股市场情绪和信心得到修复。当市场情绪乐观时,IPO市场通常较活跃,投资者参与积极性较高。二是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南向资金与外资的共同净流入,港股的流动性显著改善,有助于活跃港股IPO市场。三是打新赚钱效应更明显,机构参与积极度提升,也吸引了较多个人投资者参与。2025年新股首日破发率仅为28%,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0%。
华泰、中信保荐数量最多
Wind数据显示,2025年来,共有23家投行参与了21只港股的IPO的保荐工作其中,中资大型投行稳坐保荐业务量首席。
具体来看,华泰国际和中信国际的保荐家数最多,为4家,份额占比38.1%。其次,中金公司、高盛以及招银国际分别为3家;摩根士丹利和富瑞金融为2家。
海通国际、卓耀资本、日进资本、汇丰国际、美林证券、光银国际、建银国际、财通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中国银河国际证券、浦银国际、东方证券国际、花旗、瑞银集团、工银国际、德意志证券等在内的16家投行,目前在港股上市工作中都只保荐了1家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从港股IPO企业类别观察,“新消费”与“硬科技”领域企业正逐渐成为推动港股上市热潮的核心动力。2025年开年至今,消费板块在港股市场持续保持亮眼表现,始终占据市场优势地位。年初以来,港股市场上市首日表现最为突出的两只新股均诞生于消费赛道,其平均涨幅突破4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与市场吸引力。
展望未来,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认为港股IPO市场行业格局将延续“科技+消费”双轮驱动的态势。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产业链及其应用将占据主导;消费方面,则以“悦己”消费为主导的非传统细分消费赛道为核心。这些行业的IPO有望享有更大的市值空间、更高的估值水平,以及更高的认购倍数,这有助于在上市后获得更好的股价表现。
花花编辑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报披露收官,券商分仓佣金“成绩”出炉。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券商分仓佣金107.89亿元,同比下...
专题:2025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中美投资人酒会 美国当地时间5月3日,上海金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总裁高立新在商天信息网财经主办的第十届巴菲特股东大会中美投资人酒会上表示,投资风险的不断上升,...
业绩发布次日股价大涨10%。 珀莱雅交出了“二代接班”后的首份答卷。 最近,珀莱雅发布了2024年财报和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珀莱雅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7.78亿元,净利润同...
热点栏目 客户端 4月18日,华尔泰(001217.SZ)股价盘中跌超6%,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4月17日,华尔泰发布2024年年报,期内实现营收16.41亿元,同比下滑8.42%;净利润8774...
4月1日消息,小米集团午后跌超4%,截至发稿跌4.17%,成交额111.98亿元。 消息面上,小米公司发言人今日发布微博对网传小米SU7高速事故进行回应。 官方表示: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4日,今年已有47家公募机构纷纷“出手”,以“真金白银”的实际行动,自购旗下90余只基金,合计净申购金额接近12亿元,再度彰显对中国资产的坚定看好。 从自购频次来看,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