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金融总量上行,平稳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花花2025-05-15债务科普33

记者 张琼斯

中国人民银行5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均较3月末明显加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增速超过8%。

四月金融总量上行,平稳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专家表示,金融总量数据增长“稳”“实”兼备,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近期,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出炉,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将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金融总量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稳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大

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与2024年同期大致持平。

“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专家表示,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信贷增速保持较高水平,贷款的实际支持力度比统计数据显示的更高。

2024年四季度,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超2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又发行了近1.6万亿元。根据估算,对应置换的贷款约2.1万亿元。还原后,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

地方债务置换不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且利好经济长远发展。专家分析称,长远来看,地方债务置换有利于减轻化债压力,让其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畅通资金链条。

“从前4个月的金融总量数据看,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仍然较大。”专家表示,金融总量数据持续较好,也体现出央行逆周期调节和金融稳经济的政策效果。

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对社融形成支撑

据初步统计,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0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3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2024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2024年同期多3.61万亿元。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抬升,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所加大。”专家表示,政府债券发行提速是最主要的拉动因素。

数据显示,前4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增长3.58万亿元。

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明显加快。专家称,财政支持力度大、发债节奏快,支持扩内需、宽信用,对社融形成有力支撑。

“其中,4月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加上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持续推进,当月净融资约9700亿元,同比增长约1.1万亿元,上拉社融增速约0.3个百分点。”专家表示,预计后续特别国债发行仍会保持较快速度。

三方面因素支撑M2增速大幅回升

数据显示,4月末,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比3月末高1.0个百分点,比2024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三方面因素支撑M2增速快速上行:一是2024年低基数效应;二是2024年同期金融数据“挤水分”;三是理财资金流出流入。

“在2024年较大力度的金融数据‘挤水分’后,相当一部分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被压缩,金融总量数据增长更稳更实。今年以来,存款向理财分流的情况明显减少,部分资金还从理财回流至存款账户。”专家表示。

4月,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同比少减约3万亿元,对M2增速上拉影响约1个百分点。专家表示,还原2024年基数的特殊因素影响,4月末M2增速仍将保持3月末时相对平稳的增长水平。

理财资金大幅流出流入也有明显影响。2024年前4个月,债券价格整体处于持续上涨态势,居民理财热情升温,大量存款“搬家”到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双向波动,存款并未出现大量“搬家”情况,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减对M2可起到正向上拉作用。

金融总量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4月,融资成本继续“往下走”,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2%,比2024年同期低约5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2024年同期低约55个基点。

专家表示,一段时间以来,货币政策利率调控框架进一步完善,通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利率传导机制更加畅通。近期政策利率再度下调,有助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

信贷结构也有不少亮点。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71万亿元,同比增长8.5%。上述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其他贷款增速。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贷款余额“盘子”已经很大,存量信贷每一个“百分点”的结构优化,都将带来显著影响。比如,近年来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同时强化对重点服务消费行业的金融支持,相关行业贷款占比明显上升。

数据显示,2020年末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全部中长期贷款中,制造业贷款占比从5.1%升至9.3%,消费类行业贷款占比从9.6%升至11.2%,而传统的房地产和建筑业贷款占比从15.9%降至13%。

展望未来,专家认为,短期来看,外贸领域不确定性仍存,地方债务置换工作持续推进,加上5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估计有效信贷需求仍会受到一定影响。长期来看,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的推出,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将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总量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稳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

花花编辑

相关文章

美酝酿对飞机及零部件加征关税

美酝酿对飞机及零部件加征关税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9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对商用飞机、喷气发动机和相关零部件的进口方面进行调查,这可能导致在目前的诸多关税之外加征新关税。 根据9日发布在网上的一份联邦通知,美国商务部长霍...

事关中美,科技领域“历史性转向”

事关中美,科技领域“历史性转向”

2013年,《纽约时报》将中国描述为“一个生产但很少发明iPhone等产品的国家”。在iPhone面世的早期,没有国际流行的中国应用程序。 2014年《哈佛商业评论》双月刊文章哀叹中国已经从一个发明指...

尾盘:美股涨幅扩大 道指上涨600点

尾盘:美股涨幅扩大 道指上涨600点

北京时间4月12日凌晨,美股周五尾盘涨幅扩大,道指上涨600点。三大股指均有望录得周线涨幅。市场继续关注特朗普关税战的进展。美国3月PPI意外下跌。摩根大通等大型金融公司开始公布财报。 道指涨599...

华东地区废钢铁信息交流会在方大九钢成功召开

华东地区废钢铁信息交流会在方大九钢成功召开

4月25日,华东地区废钢铁信息交流会在方大九钢酒店成功召开,沙钢集团、宝钢股份、南钢集团、中天钢铁与九江钢铁等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上海钢联相关专家和欧冶链金等废钢供应商代表应邀参会,华东地区废钢铁协会...

遭胖东来起诉追责100万,经济学家宋清辉回应:将积极反诉斗争到底,胖东来没有核心竞争力

遭胖东来起诉追责100万,经济学家宋清辉回应:将积极反诉斗争到底,胖东来没有核心竞争力

4月6日下午消息, 胖东来近日发布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五),其中提到,宋清辉在“胖东来基层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的微博超话中评论“胖东来是一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变着花样靠流量活着”...

北京将加强定点医药机构人员管理,实行“驾照式记分”

北京将加强定点医药机构人员管理,实行“驾照式记分”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4月27日,记者从北京市医保局获悉,北京将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实行医保支付资格管理,采取“驾照式记分”。 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当前,医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