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指出,尽管美国具备iPhone最终组装的劳动力基础,但苹果与数百家供应商的紧密协作,大部分零部件仍需全球采买,完全转移生产线回美需要耗时很多年。即便只迁回最终组装,成本也因美国高昂劳动力成本而上涨25%,若叠加对等关税,成本或暴涨91%。除非关税长期化明确,否则苹果大规模回迁生产线的可能性不高。
苹果是否可能将iPhone转回美国本土生产?
4月9日,美银证券发布最新研报指出,尽管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国具备足够劳动力完成iPhone的最终组装,但全面转移产线回美的现实操作难度极高,且成本代价巨大。美银估算,仅将iPhone的最终组装环节转移至美国,成本就将上升25%,若叠加对等关税,总成本或飙升91%,严重挤压苹果利润空间。
因此,分析师明确表示,除非新关税长期存在且不可逆转,否则苹果不太可能大规模将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
转产美国为何如此艰难?
一方面,苹果全球供应链高度复杂,大部分零部件的子组件仍需在其他地方生产、组装,然后进口到美国。完全转移iPhone供应链到美国是极其困难,即便可行,也可能需要很多年。
这种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是过去几十年苹果精心构建的结果,包含了数百家供应商的紧密协作。
另一方面,若仅将iPhone的最终组装环节搬至美国,不考虑关税,iPhone成本会因美国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增加25%。如果还叠加对等关税政策,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零部件征收关税,以iPhone 16 Pro Max为例,整机成本可能暴涨至91%,从目前的649美元攀升至1242美元,严重侵蚀苹果的利润空间。
所以,苹果若考虑将生产线移至美国,需获得全球零部件和子组件的关税豁免才有可能实现。分析师写道:
“除非明确新关税将长期存在,否则苹果不太可能大规模转移生产线到美国。”
美银指出,面对潜在成本风险,苹果并非没有应对方案,例如可以向供应链施压降低成本,或者提高产品价格,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苹果还可以调整产品发布节奏,可能改为两年一更,减轻对产业链的冲击。短期内,苹果还可以加快推进自动化进程,用机器人取代部分人工组装流程。
不过,美银仍维持苹果“买入”评级与目标价250美元不变,背后原因有几大核心原因。
首先,AI有望驱动新一轮换机潮,美银预计苹果将在2025与2026财年迎来一波iPhone升级周期。其次,服务板块持续扩张,App Store和广告业务表现稳健,为公司提供稳定的高毛利收入来源。
第三,苹果自研芯片战略持续推进,不仅强化产品差异化优势,也显著提升了整体利润率。第四,公司拥有强劲的自由现金流,并持续推进资本回购与分红计划,有助于增强股东回报。
最后,随着AI能力的增强,苹果在机构投资者中的吸引力也在提升。未来若能在设备端推出AI功能,有望打开全新的增长空间,成为股价的重要催化剂。
花花编辑
汇通财经APP讯——在经历了连续两周的下跌后,本周原油市场迎来强势反弹。两大基准原油——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均实现显著上涨,周线收涨幅度分别达6.30%和6.55%,为市场注入积极信号。 价格表...
对美债大规模的抛售显示出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正在崩塌,美债波动性指标已升至2023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摩根大通表示,市场深度(衡量市场在价格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吸收大额交易的能力的指标)本周显著恶...
俄罗斯能源与金融研究所研究主管阿列克谢・别洛戈里耶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佩克+决定在6月份将石油日产量再增加41.1万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跌至每桶50美元,不过到2025年底,油价持续下...
金十数据 周一(4月21日)开盘后现货黄金持续走高,截止发稿,现货黄金突破3350美元/盎司,逼近历史新高,日内涨0.65%。同时,美元指数跌破99关口,为2022年4月以来首次,日内跌0.24%。...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部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反映称,报考时他们依据往年标准和招生简章信息,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却注意到学费已从原来的1.4万元/年上调至2.8万元/年。 这些学生质疑学校未在...
华尔街见闻 沙特能源部长表示,如果超额生产的国家不改善其表现,5月份的增产仅仅是“开胃菜”。高盛下调油价至66 美元/桶,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预测,原油价格最终将跌至每桶60美元左右。 一直以来作为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