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坤新材”)IPO中止,原因是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致力于实现光刻材料核心原材料的国产化,公司2023年度SOC与 BARC销售规模均已排名境内市场国产厂商第一位,多项先进工艺制程填补国内空白。
尽管公司国产替代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也有投资者质疑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以及核心技术的独立性及持续研发能力。此外,恒坤新材对第一大客户构成重大依赖,触发审核“红线”,但公司及保荐券商中信建投却未充分披露这一问题。
关键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定位为专注于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化应用,以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所需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国产化应用为主要突破方向,销售产品主要包括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及其他湿电子化学品。
目前,境内集成电路晶圆制造所需的关键材料包括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 等仍然依赖进口,市场份额主要掌握在少数几家如美国杜邦、信越化学、日本合 成橡胶、东京应化、日产化学、富士胶片等美国和日本材料企业手中。在贸易摩擦长期存在的背景下,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研究,在12英寸集成电路领域,i-Line光刻胶、SOC国产化率10%左右,BARC、KrF光刻胶国产化率1-2%左右,ArF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1%,EUV光刻胶完全由国外厂商垄断。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自主研发的SOC(碳膜涂层材料)和BARC(底部抗反射涂层材料)已实现规模化量产,2023年这两类产品的销售规模均位列国产厂商第一,其中SOC销售规模达14,473.48万元,境内市占率超过10%。公司ArF光刻胶、SiARC、Top Coating等先进工艺制程用光刻材料产品已进入客户验证流程,填补多项国内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空白。
“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遭质疑
尽管恒坤新材多项先进工艺制程填补国内空白,但仍有投资者对公司核心技术的独立性产生质疑,主要是公司报告期初超七成产品来自引进。
2021-2023年、2024年上半年,恒坤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3.22亿元、3.68亿元、2.38亿元,分别实现归净利润0.3亿元、1.01亿元、0.9亿元、0.44亿元。2023年,公司增收不增利。
2021-2023年、2024年上半年,恒坤新材引进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0.98亿元、1.94亿元、1.71亿元、0.9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1.78%、61.06%、47.28%、38.36%;引进产品销售毛利分别为0.94亿元、1.89亿元、1.68亿元和0.89亿元,占同期毛利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3%、82.05%、74.42%和68.48%。
永辉超市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于3月29日举行。名创优品集团创始人、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出席并演讲。 叶国富向供应商强调,好产品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没有第二个方式。“企业要生存下...
在波动起伏的资本市场中,鹏华基金凭借其卓越的主动权益投资能力,持续力争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根据海通证券及银河证券发布的基金评价报告显示,鹏华基金旗下多只主动权益产品在不同时间维度内表现优异,彰显了鹏...
2025年4月23日,在刚刚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全球领先的激光核心器件公司光峰科技举办了主题为“AI光影盛宴,智享未来出行”的媒体发布会,全球首发“灵境”智能车载光学系统。 该方案最大的亮点...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4月9日消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今天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关于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分析,报告综合研判,今年煤炭...
一季度,我国增持黄金12.75吨,国内黄金ETF持仓增长23.47吨,较2024年1季度增仓5.49吨同比增长327.73%。受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同比下降26.85%,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与经济不确...
3月27日消息,有七大利好可能影响明日股市,具体为: 1、北新路桥:中标6.59亿元公路建设项目 北新路桥(002307)3月27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发来的《中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