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布会上介绍,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其中,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强、产品性能优的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了中国外贸向“新”而行。
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国内产业创新方面,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同时,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一些传统产业凭借着配套齐全、转型升级快、经营灵活的优势,也不断推出“新品”“潮品”“爆品”,推动竞争力“焕新”。
“比如,我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我国的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
我国与东盟比邻而居,多年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密切合作、携手前行,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也不断增强。近几年,东盟保持我国第一贸易伙伴的地位。我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情况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热点。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吕大良表示,我国与东盟共同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双方的产业链联系紧密,带动了上下游产品的进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我国与东盟贸易的比重达到90.1%,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增速都超过2成;我国自东盟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部件、印刷电路、纺织原料等保持增长。
“我们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我们相信,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经贸合作必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吕大良说。
花花编辑
【TechWeb】5月11日消息,据中证金牛座报道,供应链公司消息人士称,苹果给供应商提供的出货目标指引为 2026 年下半年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是一款“大折叠屏iPhone”。 据报道,该供应链公...
6月9日,受库存和消费数据改善推动,日本经济今年一季度萎缩幅度小于初步预估,但这一结果仍凸显日本央行在高度不确定性中权衡政策路径时需保持谨慎。日本内阁府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的三个月内,日本实际...
70岁的许文有,有着长达36年的从警生涯。他从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一步步成长为辽宁省公安厅副厅长、沈阳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最终因贪腐问题落马。 2025年3月,许文有因犯受贿罪获刑11年,法院认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在港股IPO市场逐渐升温、新消费回归投资视野的背景下,区域型即时零售企业朴朴超市再度出现在资本的聚光灯下。 据华尔街见闻·信风...
4月17日晚,珍酒李渡发布了《2024年环境、社会与管治(ESG)报告》,详细阐述了珍酒李渡过去一年ESG实践的最新进展和丰硕成果。 报告显示,2024年,珍酒李渡首次参与标普CSAESG评级,斩获6...
张大伟 制图 第4起险企中外合资转变为外资独资案例的诞生,一方面说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为外资加码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外资持续加码中国金融市场,表明其对中国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