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布会上介绍,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其中,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强、产品性能优的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了中国外贸向“新”而行。

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国内产业创新方面,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同时,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一些传统产业凭借着配套齐全、转型升级快、经营灵活的优势,也不断推出“新品”“潮品”“爆品”,推动竞争力“焕新”。
“比如,我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我国的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
我国与东盟比邻而居,多年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密切合作、携手前行,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也不断增强。近几年,东盟保持我国第一贸易伙伴的地位。我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情况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热点。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吕大良表示,我国与东盟共同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双方的产业链联系紧密,带动了上下游产品的进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我国与东盟贸易的比重达到90.1%,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增速都超过2成;我国自东盟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部件、印刷电路、纺织原料等保持增长。
“我们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我们相信,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经贸合作必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吕大良说。
花花编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福建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福建省泉州市监委对中国银...
专题:第28届哈佛中国论坛 商天信息网财经北美站 康路 第28届哈佛中国论坛于2025年4月4日至6日举行。商天信息网财经作为合作伙伴全程报道。 在2025年哈佛中国论坛上,和睦家医疗(United...
此外,解文增曾于2022年12月~2025年4月期间管理西部利得双兴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基金,于2024年3月~2025年4月管理西部利得中债1-3年政金债指数基金,这也是其管理过的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一只,...
百酒研究局 白酒江湖再起波澜!面对消费紧缩与渠道乱象,茅台与五粮液不约而同推出新举措——拉经销商“入伙”。茅台发动各省经销商“组队”开发地域文创酒,五粮液则联合核心大商成立三大专营公司。这场渠道变革背...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北京文化(000802.SZ)参与投资的《南京照相馆》和《东极岛》两部热门影片上映后票房、口碑均表现不俗,这让公司下半年...
核心观点 近日国内“反内卷”呈现出积极进展,关键在于理顺中央、地方、金融、行业、企业五个部门的激励相容机制,中央助力纠偏、地方减少过度保护、行业自律继续推进、龙头企业兼并收购等需要相互配合,关键是要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