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4日,今年已有47家公募机构纷纷“出手”,以“真金白银”的实际行动,自购旗下90余只基金,合计净申购金额接近12亿元,再度彰显对中国资产的坚定看好。
从自购频次来看,今年有22家机构的自购次数不少于2次。其中,中欧基金以6次申购暂居榜首,永赢基金以5次申购位列第二,富国基金、华安基金、鹏华基金均以4次申购并列第三。此外,华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海富通基金、广发基金等公募机构的自购次数也达到了3次。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20250101-20250414
资金规模维度上,47家公募机构自购额均不低于500万元,其中29家净申购额在1000万至2000万元区间,占六成以上;另外有19家公募机构自购超2000万元。其中,华泰证券资管以2.90亿元净申购额居首,中欧基金以0.60亿元位列第二,永赢基金以0.50亿元位居第三。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20250101-20250414
然而,在47家公募机构中,尚未看到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中银基金的身影。
分析认为,这或许与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有关。回顾2024年,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的自购次数分别达到81次,位列行业第28名左右,自购总额分别为62.52亿元、39.33亿元;嘉实基金自购次数高达442次,排名第七,自购总额为73.55亿元,位居第六;而中银基金自购次数为102次,排名第25。这些数据表明,这些基金公司已经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了积极的自购布局,或许这种长期布局策略使其在当前阶段暂时不需要再次大规模自购。而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中银基金等机构,可能也在根据自身的投资规划和市场判断,选择更为谨慎的行动策略。
业内人士指出,公募机构的自购行为向市场传递了三重信号:一是对中国资产的长期价值认可,公募机构用自有资金布局,彰显了对国内资产长期投资价值及中国经济的坚定看好;二是彰显社会责任,在市场宽幅震荡之际,公募机构大举自购的行为,为稳定市场情绪、引导投资者理性入市以及减少非理性交易等,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三是展现投资管理信心,公募机构敢于用自有资金买入自家管理的产品,是向市场展示对自身投研实力的自信。
展望未来,上述基金公司是否会宣布自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战略的调整以及投资者情绪的波动,都可能影响这些基金公司的决策,商天信息网基金将持续关注。
花花编辑
贵金属-黄金/美元 6月19日,周三现货黄金险守3370关口,最终收跌0.58%,报3370.2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最终收跌1.16%,报36.72美元/盎司。因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暗示未来降息步伐...
资料图:沃伦·巴菲特。图/IC photo 94岁“股神”巴菲特,首次明确批评贸易战。 当地时间5月3日,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召开。伯克希尔·哈...
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是他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看到的对美国中产阶层家庭最大的冲击。 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的萨默斯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与保守派政治评论员奥伦·卡斯...
热点栏目 客户端 4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980,下调91点,贬值至2024年12月3日以来最低。离岸人民币跌破7.31。 鲍威尔警告:特朗普举措远超美联储预期 鲍威尔称,美国面临着...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这是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新国九条“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方案》坚持以投资者为本,要求行业机构...
美团的护城河究竟有多宽? 3月24日,港股开盘后,美团(03690.HK)股价一度重挫,盘中最大跌幅达5.25%,最终收跌1.13%。25日,美团股价再度大幅收跌4.35%,2个交易日总市值合计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