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基金“滑铁卢”下行:高薪挖人,业绩拉胯,基民亏麻了?
眼下正值年报季,各大银行、券商、基金公司密集“交卷”,公募行业的财报也陆续浮出水面。看完富国基金的2024年年报,这是富国还是“负国”?
目前全市场共有8家公募基金公司迈入“万亿俱乐部”。其中,有6家已经“晒”出了2024年的成绩单。
在这6家中,只有富国基金的财报数据是“双降”:营收同比下滑4.62%,净利润也下降了3.46%。
也就是说,在市场整体温和复苏、其他同行稳中有升的背景下,富国却“逆势而行”,成了唯一一家利润和收入都出现下滑的万亿基金公司。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双降”的信号恐怕比数字本身更值得警惕。
一边是营收净利连年下滑,一边是大张旗鼓高薪挖人搞扩张,还有大量产品净值亏损,投资者亏到发慌。作为规模超万亿的富国基金,怎么就掉队了?
01
业绩“滑铁卢”,三连降
作为业内老牌公募基金之一,在2021年,富国基金营业收入高达83.06亿元,净利润更是达到了25.64亿元,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自进入2022年开始,富国的财务数据就开始往下走——2022年营收:73.59亿元,净利润:20.66亿元;2023年营收:67.15亿元,净利润:18.14亿元;到了2024年,收入缩水到64.05亿元,净利润仅剩17.51亿元。
营收和净利润连降三年,富国,你到底怎么了?
高薪挖角不断
其实看富国基金近几年的动作,完全不像一个业绩承压的公司。
在整个行业普遍“降本增效”的氛围中,富国反而“反向操作”——大手笔挖人,而且挖的还都是“明星”基金经理。
2024年4月,百亿基金经理范妍加入富国基金。而范妍曾管理圆信永丰基金旗下超过三分之一的基金资产,但其名下的基金中,有7只出现了重仓股高度重复的现象,收益率或“一损俱损”。
在范妍之前,富国基金于2023年6月从中银证券挖来基金经理白冰洋。
在中银证券时,白冰洋在管产品表现不错。2022年,她管理的中银证券价值精选斩获13.08%的收益率,跻身主动权益基金前十,此外,她管理的中银证券优势制造以9.26%的收益位列2022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第五位。名声大噪后,白冰洋于2023年2月22日离职,同年6月加入富国基金。
2023年,富国基金还从大成基金挖来谢家乐,被誉为“成长股猎手”,2019年—2023年间带领大成科创主题实现132%的收益率。
还有张弘、李世伟、董治国等人,也都是各家公募的“招牌人物”,最后都成了富国的“新将”。
但问题是,富国这些“挖人”行为带来了什么?
短期看,确实提升了团队声量。但从目前来看,新基金经理的产品规模普遍不大,业绩尚未亮眼,能否撑起富国的权益大旗,还得打一大问号。
02
权益产品表现“拉垮”
过去富国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规模、品牌,还有一批“叫得出名字”的明星基金经理。
但近几年,富国的这些明星逐渐褪色,业绩表现频频“拉胯”。
截止24年12月31日,朱少醒,号称价值派教父、长跑冠军,曾经的“金字招牌”,可他管理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A”,近三年净值居然跌了超过30%。
王园园,曾被贴上“消费女神”的标签,但她掌舵的“富国价值创造A”,三年累计亏损30.52%,不少基民被高点套牢。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富国旗下的134只股票型基金中,超41%成立以来都是亏损状态。
而134只混合型基金中,亏损的基金产品占比也高达32%。
富国基金作为头部基金公司属实有点拉垮!
03
亏了基民,富了“负国”
近年来,虽然富国基金旗下产品亏得一塌糊涂,但管理费依然稳赚。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富国基金收取管理费达到了48.52亿元。
但是不少被套的基民就不爽了。“亏得这么惨,富国还在收高额管理费,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当然,从商业逻辑来说,管理费是对资产管理服务的“固定回报”,和净值涨跌不直接挂钩。但问题是,如果持续亏损,还要“照收不误”,就很容易引发投资者的不满和信任危机。
归根到底,富国的问题并不只是市场不景气,而是自身“不给力”。
投研同质化严重,选股风格重合;部分多位基金经理“一拖多”,精力分散,风控跟不上;
新挖角的基金经理(如范妍、白冰洋)还在适应期,整体团队磨合欠缺;个别“公转公”基金经理全线亏损,团队协作亟待加强。
这些问题堆在一起,不仅影响了业绩,也让富国基金的品牌力逐渐下滑。
但近年来的滑坡,说明仅靠光环是撑不起未来的。
当其他公募都在挖掘投研、精细管理、打造拳头产品时,富国仍在走“靠挖人堆热度”的老路,只怕难以再回巅峰。
想要赢回市场、重拾基民信任,富国需要做的,是拿出真正的长期业绩,用实力和专业“说话”,而不是靠明星包装与高管轮番上阵。
毕竟,市场是最诚实的裁判,基民也不是那么好忽悠了。
未来的富国,还是“负国”,你怎么看?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花花编辑
东北证券有色组 核心观点 金:联储滞胀担忧增强,中东局势依旧紧张。1)怎么看待6月FOMC会议?6/19 FOMC决议维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有三点值得关注:①确认滞胀风险,相较于3月,6月经济预...
4月12日,本周(4月7日至11日),国际外汇市场继续深陷美国关税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美元指数进一步走软,跌破99.50,创下三年新低。当前市场的主线仍然是全球贸易关系紧张和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大类因子表现来看,本周(2025.03.31-2025.04.03,下同)动量因子取得正收益(0.15%),市场动量效应占优;规模因子和流动性因子取得明显负收益(-0.80%和-0.48%),市场小市...
新京报讯(记者王萍)近日,“海底捞服务员胸前戴打赏二维码”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并登上微博热搜。7月9日,新京报记者致电海底捞客服,对方表示,目前没有查询到此类信息,可以帮忙登记反馈,具体以海底捞微信公众...
近期,债券市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呈现出震荡调整的格局,债券市场的调整也反映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上,导致部分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短期回调。而随着近期权益市场、商品市场回暖,部分“固收+”产品收益...
华夏时报记者 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近期,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来股份”,300393.SZ)发布重要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长曹路的书面辞职报告,此事引发市场关注。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