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怎么又热闹起来了

花花2025-05-22债务科普68

港股爆发__港股市场大吗

在4月1日安徽铜陵“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被官媒披露的前一天,小米宣布完成425亿港元的配售,这是港股历史上第三大的闪电配售项目。

前两位是,2021年4月的美团(542亿)和2025年3月的比亚迪(435亿)。颇为共性的是,三者发生在各自市值快速突破万亿后的高光时刻。而2021年1季度与2025年1季度,也是基金经理南下香江的两个鼎沸时点。

去年9月之前,港股连续4年下跌,跌得连私募大佬葛卫东也受不了,“太他妈的难了!就算巴菲特,索罗斯来了一样被埋!”同期港股融资腰斩,2023年港股IPO募资仅463亿,较2021年缩水86%,创下20年来最低,港股沦为全球第六大IPO市场。

反观今年,港股重见凌厉升势。港交所IPO融资额653.25亿,同比增长691.33%,配售总额1242.68亿,同比增长853.47%。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组成“港股三姐妹”,刮起新消费风暴;小米、比亚迪、蔚来组成“港股三兄弟”,掀起再融资狂潮。

520当天,曾毓群在港交所敲响二次上市的铜锣,宁德时代赴港募资总额46亿美元,成为2025年至今全球最大规模IPO。恒瑞、海天等A股大白马即将马不停蹄地赴港二次上市。加上一季度恒生科技的权重股们,在AI浪潮下大象起舞,港交所的场子越来越热,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港股持仓也达到27%的新高。

港股创新药也“死灰复燃”,众所不知,葛兰近一个月都被拱到同类十几了。

港股爆发_港股市场大吗_

港交所CEO陈翊庭表示,一些人讥笑香港已沦落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论调已不攻而破[1]!

那个曾经在许多投资人眼中,就像被夹在麦辣鸡腿堡里的生菜——两边都不讨好的港股市场,今年摇身一变,成为了西瓜中间最甜。这期间发生了什么,让本应饱受“脱钩”困扰的港股,反倒成为了资本的避风港。

“金融遗址论”

2019年,张坤把港交所买到港股产品前十大持仓。到了2021年南下的热潮里,很多流行的逻辑把港交所比作上海机场,成为了集聚优质流量的基础设施,只要港股IPO和交易量延续繁荣,港交所作为流量入口就能受益。

可转头到了2022年,港交所业绩两年连降,股价蒸发六成,跌到投资者担忧新加坡可能取代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而张坤也在2024年下半年减持了90%的港交所持仓。

香港、伦敦、纽约并列世界金融中心第一梯队,时代周刊封面

香港、伦敦、纽约并列世界金融中心第一梯队,时代周刊封面

过去两年,港股似乎的确陷入了一种“内忧外患”的困境。

内部——核心资产高估之后,撞上了互联网反垄断、房地产去杠杆;外部——美联储暴力加息7次,叠加俄乌冲突与能源危机,资本回流美股。

事实上,抛开这些现实的变量,港股先天不足的流动性问题,也使其在遇到寒潮时容易显得韧性不足。

2021年,港股巅峰时刻日均成交额214亿美元,相比之下,美股交易日的日常就有4000-5000亿美元。也正是因为美股流动性更好、交易成本更低,木头姐买腾讯,买的是美国发行的ADR,而不是港股腾讯。与此同时,港股20%的大市值股票贡献了90%的流动性[2],小市值股票老千当道,庄家横行。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导致中概股加速回港上市,本就成交惨淡的港股,流动性被进一步抽离。

PAC资本指出当时排队的IPO公司太多,联交所人手不够,处理速度慢。不少公司项目执行一年半左右,有的递交上市申请,审计数据超过180天需重新提交。中小企业希望享受AB股的政策,非常不现实。港交所规则的硬性指标不难达到,能否被定为“创新型企业”判断标准很主观,仅凭港交所认定[2]。

就算上市了,也要迎接2022-2023年超过60%的破发率。所以,前些年港股的问题本质是大企业抽离流动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低迷的市场行情又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不只一位机构投资者向远川形容,相比A股“花园“市场,港股就像一个“丛林”市场。

一方面,港股以机构交易为主,赚取超额收益困难;另一方面,港股宽松的上市准入、增发配股、私有化政策对产业资本有利,比如小米闪电配股425亿,不需要经过股东会批准。

荒原投资凌鹏曾幽默比喻,就像澳门关闸和珠海拱北口岸一墙之隔,两地理发价格差好几倍,A-H股无法通过套利缩小价差。H股估值跌破0.3倍PB可以再跌30%,一旦上涨A股可能更疯狂[6]。

阴跌连绵,成交清冷,香港被调侃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在港股最黑暗的时候,唐家成与陈翊庭新官上任,把港股的叙事从“内忧外患”转向了“否极泰来”。

港交所“变法”

港交所的改革围绕着两个核心命题:其一是如何摆脱解决流动性困境,其二是如何引进有竞争力的公司提升国际吸引力。

2024年4月24日,唐家成接棒史美伦成为港交所主席,在此之前陈翊庭接替欧冠升成为港交所首位女性总裁。两个月内,港交所最重要的两位高管先后换人。

唐家成早年在毕马威干了32年,坐上了亚太区主席。2012-2018年,唐家成出任香港证监会主席,深度参与监督沪深港通、互认基金等互联互通的安排。有意思的是,唐家成担任过港府“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主席。

陈翊庭曾任港交所IPO交易部主管。她热衷赛马,是香港马会马主,旗下马匹名为“超额认购”。在她上任时,“超额认购“已夺得5次冠军、4次亚军、7次季军,累计总奖金501万元[3]。陈翊庭形容,唐家成是她的“伯乐”。

一位是找“上等马”的专家,一位是找“水源”的专家,唐家成搭配陈翊庭,正是为了改变港交所交投不足的困境。

唐家成(右)与陈翊庭(左),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

唐家成(右)与陈翊庭(左),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

过去两年,“827新政”与“新国九条”的出台收紧了A股IPO,另一边美国强化中概股审查,推出《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加剧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风险。但反过来,对港交所而言是一个时代机遇。

要接住“泼天的富贵“,先得降低上市门槛。还没担任港交所CEO的时候,陈翊庭就参与引入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18C章)。

2024年8月,通过18C章上市的已商业化公司市值门槛由60亿降至40亿,未商业化公司由100亿降至80亿。不同于科创板对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发明专利与营业收入的条条框框,18C章仅对研发投入提出要求,覆盖的行业也更为广泛。深圳明星机器人公司越疆就是通过18C章上市。

降低了上市门槛,没有激发打新热情也不行。为了活跃打新氛围,陈翊庭参与推出的新股结算平台FINI,FINI是推高蜜雪冰城、布鲁可、毛戈平等新消费公司超额认购的关键推手。

此前港股打新,申购多少钱就得打多少钱过去,全额预付的机制时常造成港股流动性问题。对于打新者来说,新股申购资金冻结长达两周,若融资打新需要付出不小的利息成本。

FINI推行之后,资金冻结时间大幅缩短,允许券商只缴纳部分申购资金,并且堵住了单身份证开多个账户打新的漏洞。这意味着打新参与者,减少了超额认购的冻结资金,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了融资利息。而多户打新被禁,想提高中签份额只能上杠杆。

蜜雪冰城上市时,富途证券、辉立证券为散户提供200倍的融资额度,一万本金就可以撬动百万杠杆,甚至有投资者单账户认购金额1.74亿港元[4]。正因如此,造就了蜜雪冰城认购倍数5125倍,港股打新热的盛景。

融资打新计息天数由6天减为2天(不横跨周末),华赢证券

融资打新计息天数由6天减为2天(不横跨周末),华赢证券

唐家成+陈翊庭组合上任后,港交所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2022年,联交所审批上市申请时间中位数为61日,截至今年一季度前的12个月,中位数缩减至28日。宁德时代从递表到上市只用了三个月,在港股又一次成为“上市闪电侠”。

打新热情被激发后,根治流动性问题,还需吸引股民持续交易。对此,唐家成参与推动港股印花税由0.13%下调为0.1%,允许上市发行人以库存股形式回购股份,股票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也将下调。有意思的是,2018年以来,恶劣天气导致港股休市11次,去年9月23起,就算悬挂八号风球港股也不会休市。

随着唐家成和陈翊庭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港股迎来了一个历史剧变的时刻:外资主动基金大举撤退,南向资金汹涌而来。

夺回定价权

2025年,资本市场一个反常识的现象是,“对等关税”之后港股显示出了强大的韧性。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认为,港股坚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对港股形成支撑。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相关文章

拆解4月金融数据:政府债企业债拉动社融 信贷结构已有趋势性改变

拆解4月金融数据:政府债企业债拉动社融 信贷结构已有趋势性改变

财联社5月14日讯(记者 王宏)4月金融数据出炉。4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2%。由于4月政府债发行加快以及企业债发行增加,4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1.22万亿元。此外,4...

券商集体发声护盘 通过增持回购等提振市场信心

券商集体发声护盘 通过增持回购等提振市场信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在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市场预期的重要时刻,多家券商集中出手,通过业绩预告、增持回购等方式传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4月8日盘前...

景顺长城基金:“景气进取”累亏20亿,收取管理费2亿

景顺长城基金:“景气进取”累亏20亿,收取管理费2亿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的景顺长城景气进取在过去3年多累计亏损超20亿元,同时收取管理费超2亿元。 截至5月13日数据,景顺长城景气进取A年内净值下跌4.79%,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5个百分点,同类排名430...

陆金所高层任命迎来变动,董事会建议委任安永为继任核数师

陆金所高层任命迎来变动,董事会建议委任安永为继任核数师

4月24日,陆金所控股(06623.HK,NYSE LU)发布公告称,调整了董事长等人员,董事会建议委任安永为继任核数师,并公布了针对普华永道此前提出的关注事项而做出的独立调查结果。 公告显示,陆金所...

三分类新规引领 信托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三分类新规引领 信托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为促进信托业务回归本源、规范发展,切实防范风险,更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颁发《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三分类新规”),并于同年6月1...

看一揽子金融政策如何稳市场稳预期

看一揽子金融政策如何稳市场稳预期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看点①:保持流动性充裕 降准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