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期,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活跃。

根据Wind统计,4月以来,112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回购,累计回购金额为89.67亿港元。与上月同期相比,4月以来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总金额分别增长286.21%、171.15%。此外,2025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总金额已突破500亿港元。
从年内个股回购规模来看,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以192.24亿港元的回购金额独占鳌头,占港股市场回购总额的40.39%。汇丰控股年内回购金额约104.96亿港元,友邦保险、中远海控、快手等公司则紧随其后,分别为52.57亿港元、17.24亿港元、13.31亿港元。进一步看,年内有24家港股公司回购金额已超过1亿港元。
机构普遍认为,港股回购潮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市场对港股未来走势的信心。公司管理层通过回购股票,向市场传递了其对公司内在价值的信心,表明他们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
展望港股后市,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尽管市场波动剧烈,但港股的长期机遇依然显著,尤其是科技和新消费领域。从基本面来看,政策积极引导内资和外资增持A股和港股的趋势将在波折中延续。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港股市场或迎来反转行情。当前港股在全球维度的估值优势显著,此外,中资相对外资的话语权大幅提升,特别是在中小市值板块。投资者预期有望转向,港股有望获南向资金持续增配。
华泰证券表示,资金面上,外资持续流入,南向资金买入创纪录,空头平仓意愿强。配置上,建议维持哑铃策略,沿盈利预期上修方向寻找线索,配置科技重估(互联网/硬件)、创新药、及高股息中兼具攻守属性的通信等板块与行业。
交银国际证券称,宏观不确定因素持续存在背景下,短期风险资产面临调整。尽管如此,港股市场仍具备结构性支撑。从结构来看,港股多数板块以内需导向为主。随着外部环境面临不确定性,内需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加码为港股提供支撑。此外,AI、智驾、机器人等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进步推动下,后市仍存结构性的主题行情催化。
建银国际研报认为,年初以来港股领涨全球,但与去年两轮技术性牛市相比,虽然本轮行情的结构性特征更为明显,但基本面及成交配合的质量也更高,给后市继续打开上行空间奠定良好基础。
花花编辑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2025年5月2日)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
6月10日下午,申万宏源金融创新总部承办的申万宏源·2025资本市场夏季策略会金融创新专场——“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引领投资”在北京成功召开。申万宏源证券副总经理、执行委员会成员、金融创新总部总经理汤俊...
受损股民可至商天信息网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商天信息网证券、微信关注商天信息网券商基金、百度搜索商天信息网股民维权、访问商天...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底子好、估值低的传统赛道公司,正成为公募基金调研寻找估值切换逻辑下的“老树发新芽”。 近期,基金经理在传统赛道大规模调研的现象...
大华继显发布研报称,中国生物技术行业已进入加速成长阶段,各企业正扩展其创新商业产品组合,达成重要的对外许可授权交易,且获得超预期的盈利能力。大华继显表示,持续的政策支持和全球化努力将进一步推动该行业...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业界引发热烈讨论,其中基金经理业绩与薪酬挂钩的新规成为关注焦点。 富榜留意到《方案》明确提出:“对管理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