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机器人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成为了资本市场甚至全民热议的话题。宇树机器人春晚扭秧歌的表演让大家耳目一新;海外车企龙头对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数量指引使市场兴奋不已;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智能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国内外各大互联网企业、整车厂商纷纷下场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很多国家开始把机器人作为国家战略重点支持。
与此同时,关于机器人的各种讨论也不绝于耳,机器人的智力到达了什么程度?机器人替代人去工厂有经济效应吗?机器人的成本可以降低多少?什么时候机器人可以真的走进家庭?
带着这些问题,长城久鑫基金经理余欢走访调研了多个地方的机器人本体企业和零部件公司。在调研中,余欢发现,行业发展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支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并重点布局机器人领域。基于中国的制造和供应链优势,国内企业在机器人行业的量产及降本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对于这个从0到1发展的行业,余欢乐观预计2025年或是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今年很可能会看到一定数量的机器人在工厂落地,开始新的“进化”训练之旅,为未来的进一步放量做准备。
余欢也指出,机器人的进化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要想让机器人更加智能,更加“像人”,让“伪需求”变成“真痛点真需求”,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机器人的大脑、小脑、身体、关节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这也给想要涉足这个领域的企业提供了相关机遇。
“当前的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萌芽期,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产业联盟和基金的纷纷成立,融资数量的大幅增长,这个产业有望形成“资金—技术—产品”的闭环。”余欢表示,作为基金经理,也希望能够挖掘到机器人产业中卡位好,壁垒高、价值量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助力投资者分享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值。
一面是Labubu新品引发全球抢购的现象级“破圈”,一面是同行14年的股东清仓式减持。近日,泡泡玛特正在面临截然不同的市场解读。 5月7日,蜂巧资本在其官方公众号发文表示,由于蜂巧人民币一期基金即将...
8月15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首批4单续发行的公司债券已于近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落地。据悉,深交所曾于7月18日发布《关于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有关事项...
9月5日,随着过去十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在持续加大对电池储能技术的投资,旨在提高绿色能源供应的稳定性。FXGT认为,电池储能不仅能有效缓解太阳能和风能的间歇性问题,还能...
运营 | 步鸟 吉利开撕了 当新一轮价格战再掀风雨时,汽车圈骂战也升级了。 6月7日,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毫不客气,对比亚迪贴脸开大。 在18分钟演讲里,杨学良上来就痛心...
迈威生物正面临业绩与财务的双重压力。8月29日,迈威生物披露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01亿元,同比下降12.43%;归母净利润亏损5.51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进一步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
DWS 资产管理发表2025下半年投资展望,DWS亚太首席投资官吴双荣表示,预测2025年美国GDP增长为1.2%,2026年为1.3%。随着消费者削减支出、投资推迟,不确定性加重了增长压力。她指出,...